校際必勝大法! – 十八、 評語,不能使人信服的

歪理當然是不能使人信服的,但含糊的評語,寫成「我覺得速度可以快點、弓法一定要用斷弓」或類似的「明確、清晰、具建設性」評語不行嗎?絕對不行,因為那只是個人口味,藝術很多時都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。自留聲機發明以來,古典音樂家們來來去去一值灌錄著同一堆曲目;撇除錄音技術及記錄媒體的進步,同一首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,不難在一間唱片店內找到十多個版本!為甚麼同一首作品,長期有不同的音樂家重新錄音?甚至同一位大師,同一首曲目,多次與不同樂團合作錄音,卻仍有銷售市場?因為音樂演繹上的空間,大得如浩瀚宇宙般無邊無際。

韋華弟 (A.Vivaldi) 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,有上千個錄音,每個錄音都有不同的演繹。有的在模仿鳥兒對唱一段用上較自由的速度,表達優閒的歌唱性;有人卻又能夠以明快的速度,嚴緊的節奏,表現鳥兒激烈地唇槍舌劍;大部份演奏家覺得泉湧聲音該是模糊的,卻又有個別的演奏家能夠利用明亮的音色,成功演繹出燈光照射在泉湧時折射出的閃爍光輝,令耳熟能詳的曲目,變得煥然一新。類似的例子,多不勝數!我在 Amadeus Consort Salzburg 當室內樂手時,連續五年,差不多每晚演奏莫札特小夜曲,偶然在與其他樂手合作時,仍是會有神來之筆,創作出從未嘗試過的演繹手法,突然對奏過了千遍的樂曲有新鮮感。

古典作品的曲譜,就好像小孩子的填色冊;一首好作品,就如一幅漂亮的填色圖,被人做了無數份複製品,分派給孩子們。有的孩子堅持頭髮要填黑色,有的填上彩色,甚至加上閃粉。有的使用不同的顏色搭配,創作出不同的風格。有的選擇不同的顏料,技藝較佳的,加上仔細的陰影,前衛的朋友甚至用上負片顏色,營造出街頭風格,又或加上網點紋,變成美國漫畫中的一格。甚至可以不用顏色,拿起美工力,將之變為紙雕藝術。等等數之不盡的創意,可以在填色頁上發揮。如果有人指著說﹕「圖畫中那台計程車應該是紅色的,你填錯了!」你應該也會取笑他吧!對別人的演奏速度、弓法、演繹覺得不對謂口,的確只能含糊地評為「未能使人信服」。

就好像有人一聽到胡琳以爵士風格翻唱鄧麗君名曲便會潮熱冒汗,也不能斬釘截鐵地一句說她唱得難聽,只能優雅地說﹕「未能使人信服」的道理一樣。

待續…

校際必勝大法! – 十七、 法拉利與保時捷

不同地區的巴洛克風格會略有不同,由意大利提琴家演繹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,都會令人耳目一新!以德奧風格為主要學習目標的音樂家,一般都會對巴洛克及早期音樂以較工整的節奏去處理,但每次聽意大利提琴家演譯意大利作曲家的巴洛克作品時,都會加入很大膽的演繹手法,誇張的音量,鹏湃汹湧的音樂感,充滿創意的速度變化,使之變得更像在看一套舞台劇。

一位稍為多諗過點書的學生,聽我說過考試的標準答案之後,都目瞪口呆地問﹕「巴洛克在藝術上,不正是起源自意大利嗎?如果是以巴洛克建築和繪畫來說,理應是浮誇華麗,類似是法拉利那樣的東西,而當然每個地方都會因民族性而致演繹手法有所不同。如果說當初沒有變化,大概也只是受限制於樂器未成熟而已。」後來我們在討論過後,還得出了巴嚇是Volkswagen的對照,它比保時捷和寶馬更能代表巴嚇。

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「必須要無間斷地展現著光與影的對比… 故以響亮和柔弱的音量不斷地互換來表現…」。原文摘自 18 世紀德國著名的長笛演奏家,製作家,音樂理論家及作曲家約翰·約阿希姆·匡茨 (Johann Joachim Quantz 1697一1773)﹕ 巴洛克音樂(1982)WW Norton, 1982. ISBN 0-393-30052-8 第33頁

新春時節,我有拜太歲的習慣。小兒轉眼七歲了,一次嚷著要跟過來,我便由他隨著。他跟著我買香燭、寫八字、上香、拜過斗姥元君、當年太歲、本命太歲、再逐一參拜幾十個諸星後,他問了一個問題﹕「這些神真的有存在過嗎?」我答﹕「你相信他便會有。」在走往焚化爐的途中,他問了一連串的問題﹕「是甚麼時候開始有這玩意呢?」、「太歲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呢?」、「這種模樣的神仙,拿著的道具是誰設計的呢?」、「為甚你要相信呢?」這一次,我沒有上網找資料回答他。我反問他﹕「在你被欺負的時候,如果有人跟你說,雷神會用搥子來幫你教訓欺負你的人,你會選擇去相信嗎?」在學校裡被同學欺負,也許是得到我的遺傳。他想了一會,答﹕「會!」我續說﹕「這也許就是信仰的開始了。」「哦!」對於一位七歲的小孩,在對話的過程中,他也許連「信仰」這詞是甚麼意思都不知道,但連他自已也開始覺得好像問了太多問題,而我最後一句句子的語氣聽起來像是最終的答案,他也就「哦」地認同了。巴洛克時期音樂不應存在音量變化這歪理,也在類似的無知下被傳承著。也難怪,兩個音樂考試的評語,都像是宗教信仰般,濫用「信服 (convincing)」一詞,彷彿意味著「不要問,只要信」!

校際必勝大法! – 十六、 巴洛克時期風格

一段時期之音樂風格,被該時期的主流貴族家庭鍵盤樂器嚴重地影響著。巴洛克時期的主流鍵盤樂器羽管键琴,琴鍵不會對彈琴力度有反應,無論多用力「彈一個琴鍵」,都是相同音量;有機械聯結開關,控制琴鍵按下後,撥動一條線,兩條線同時發聲(同時聯三排鍵盤,一按彈三條條弦的也有存在過)。後來應該是有某些不太會彈琴的傻瓜,單憑這點,斷定巴洛克時期音樂,只有兩級音量,開始寫在教學文獻中。學習過數字低音的人便應該要明白,觀察力好的讀者也可能注意到,「彈一個琴鍵」是相同音量,那麼把和弦變豐富或簡單,多彈或少彈幾個琴鍵,音量不就可以變大變小了麼!

從研究巴赫的音樂,我們不難發現,就算是彈奏一台只有單排琴键,沒有機械聯結的羽管鍵琴,作曲家也可以在利用配器手法,把和聲以不同的排列方法程現, 如聲部音程遠近,或重複和聲中較重要的組成音,甚至使用較穩定或不檼定的和弦,來達成漸進音量變化的效果。那時候的樂譜,與現代的印刷版本有所不同。現代的印刷樂譜會考慮到知識傳承的使用方便性,盡量把所有表達方式以最清楚的方式程現於樂譜中。以前的樂譜是手抄的,

用羽毛筆沾墨水,寫在羊皮上。就算用上最強韌的鳥禽翅膀,也只能取其左側翅膀最外層的五根羽毛,稀有且昂貴的羽毛筆相當容易磨損,羊皮也不是便宜貨。省下一筆,省的是時間、精神和金錢,同時減少了出錯的機會。貴重的樂譜,是給真正懂音樂的人看的;懂音樂的人,一看和聲、樂句發展方向、配器等,便應該要馬上知道那裡是會有音量變化的效果,哪兒有寫下來的必要?

巴洛克時期作曲家沒有在樂譜上使用音量漸進記號,導致了「錯誤地認為意味著,巴洛克音樂的音量變化是階梯式的」。原文摘自羅伯特‧多寧頓(Robert Donington, 1907-1990)﹕ 巴洛克音樂(1982)WW Norton, 1982. ISBN 0-393-30052-8 第32頁

1768年,C.P.E.巴哈(巴哈之子)於倫敦舉辦鋼琴獨奏會,令鋼琴旋即成為鍵盤樂器的新寵,結束了羽古鍵琴的年代。在此之前,羽古鍵琴是三百多年以來一直盛行的樂器,可作獨奏及伴奏樂器,同時在合奏室內樂中亦擔當著重要的角色。羽管鍵琴演奏者可同時指揮室樂合奏團。在這段羽古鍵琴最為普及的時期,它不斷地被改良,例如使用較硬的皮革取代柔軟的羽毛管、加上音量控制裝置、擴大音域、三排並聯機械、研發更為複雜的內部構造以表現更豐富的音色等。所有改良目的,均為使樂器在音量及音色上更為多變。假如當時的音樂作品都沒有音量變化的話,沒有市場需要,哪會有笨蛋去投資研發這些技術?再者,更有表現力的鋼琴在期後出現時,能以極短時間登上主流鍵盤樂器的位置,並迅速淘汰羽管鍵琴(自貝多芬年代起,幾乎沒有任何作曲家再為羽管鍵琴作曲,令羽管鍵琴就在音樂歷史發展上消失了近150年)。進一步證明巴洛克時期音樂,已經對音量控制有著強烈的渴求。

校際必勝大法! – 十五、 音樂考試散佈歪理!

「巴洛克時期音樂不應存在音量變化」這謬論不但出現在音樂比賽及考試的評語之中,自命清高的歐洲大國出版的教材裡面(考試聆聽),同樣以白紙黑字地傳承著此歪理。五級樂理對巴洛克時期風格描述的標準答案,竟然是「不存在任何音量變化」(absence of dynamic change)。

那時期,有西班牙探險家麥哲倫繞行地球一圈,證實了地球是球體的觀念。經濟運動不斷擴張,物質生活越來越富有。巴洛克的建築、繪畫、雕塑等藝術,強調表現不安和對比的感覺、用光的特性創造戲劇性、誇張、透視的效果。巴洛克建築,有著更強烈的情緒感染力與震撼力,同時要引人注目、炫耀著天主教教會的財富與權勢。難道這時候的教會,會甘心在彌撒曲上只用上三數個業餘樂手,奏點沒有音量變化的伴奏便算了嗎?

音量記號,如 f – forte , p – piano 等,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已出現於樂譜之中。儘管到了 18 世紀末,作曲家仍以較保守的方式使用音量記號,但難道大家都真的以為巴赫是一位沒有情緒波動的僧侶嗎?像巴洛克這樣一個金碧輝煌的大時代,歐洲音樂、藝術、經濟、宗教的巔峰時期,其藝術反映著華麗宏偉、雍容華貴的宮殿與,及貴族在華麗優雅的花園中,享受著金邊瓷杯敲擊出的清脆聲音,表現著四百年前歐洲貴族的時尚文化與氣氛。沒有音量變化的音樂,能有如此吸引人的魔力嗎?

意大利畫家科爾托納(Pietro da Cortona, 1596-1669),在位於羅馬的巴貝里尼宮﹝Palazzo Barberini﹞大廳畫了一幅名為「神意的勝利」﹝The Triumph of Divine Providence﹞的大型壁畫。用色華麗,對比度強,巧妙地運用光錢和所繪景物的陰影,在畫作中產生如雕塑般的立體感。而且構圖靈活,打破了二維平面對繪畫構圖的局限,透視構圖彷彿將觀眾帶入了畫中,帶我們到達了更高的雲層裡飛翔。立體感不亞於現代三維立體畫技術。這時期的音樂,有可能只展現出沒有音量變化的平面感嗎?

另一位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﹝Caravaggio, 1571~1610﹞,作品充滿戲劇性,是個性狂野、暴躁、易怒的叛逆者和革新者,時刻想要擺脫舊有規範的人。用時光機把他帶到當代的話,絕對會成為一個死亡鞭擊金屬音樂 (Death-Trash Metal) 的粉絲。你猜猜,他能夠接受沒有音量變化的音樂嗎?

校際必勝大法! – 十四、 失去自信的菜販

在含糊的句子下,容易使自信心不足的人胡思亂想。試想像一下,一位丈夫晚了回家,太太問及去向時,男人支吾其詞下的後果便能明白。可憐的菜販,變得不敢台起頭做人,我也有見過很多不敢台起頭做人的學生,甚至是老師。

考試一次不合格的學生,把問題歸咎於老師身上;換過老師,再不合格,開始承認是自己不夠努力所致;考第三次還是不合格,評語上又沒有明確指出老師從未有要求改善的問題,那一定是老天爺的問題,是不可抗力,是自己天生才華不夠。

推論按照韋納成敗歸因理論 (Weiner’s Attribution Theory, 1974),當肯定自已有付出適當甚至過度的努力後,仍然遇到徹底失敗時,學習者只好把失敗原因認定為個人能力的不足。那含糊的評語,跟一向慈祥的老母突然跟孩子說﹕「你是個沒用的蠢蛋!」作用上沒有分別。

對於大部份沒有我那麼傲慢自大、囂張臭屁,那些實而不華的好老師而言,學生的每一次考試,都是一次學習,不論學生合格與否,都希望可以從評語紙中,分析到點滴,以為可以藉此接觸多點歐洲音樂文化精髓的秘密,幫助學生成功。更重要的是,能捕捉答題技巧,貼中考試要求,再傳授給學生,曾經有令老師致富的例子呢!(東周網﹕ Ken Sir 懂得捉學生急於求成的心理,年薪千萬) 可是某些老師,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,過份相信並完全依賴評語,將之牢記於心,並傳繹成鐵一般的道理,以為是音樂上絕對正確的定律,實屬無知!其中一條被廣為錯誤應用的評語﹕「巴洛克時期音樂不應存在音量變化 (absence of dynamic change) 」。